收获
- 相关词条
●专辑介绍
年自然灾害的时候,1960年代初,整个国家情况都非常困难。再后来,杂志复刊,办了几年又到了文革,再度停刊。到了1979年,《收获》复刊。
《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》是为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装饰苏联馆的雕塑,用不锈钢铸成,有24米高。那尊群雕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的象征,它在世界人民心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。雕塑家采用象征性手法,塑造了两个代表工人与农民的形象。他们高举左右手,并成一个国家标徽--铁锤与镰刀,在雄健地迎风前进。形象展现出新一代苏联人的精神面貌。那尊雕像于1941荣获国家颁发的斯大林奖金。
这一尊组雕《收获》【又名《粮食》】作于1939年,原来应市建工程的委托,为莫斯科河的桥面作装饰而设计的。后来此像被改铸成青铜,于1939年苏联"食品工业展览会"上展出,受到苏联人民的普遍赞扬。这尊组雕的艺术手法比较活泼,形象既具生活气息,又适当注意它的纪念碑性质。两农妇蹲在地上,一左一右,右边一个以裸体展现;左边一个只穿一条裙子。穿裙子的姑娘要把一捆麦束掮到肩上,右边一个扶起麦束的一头,也举肩应承。形成一个门式构图,从而形成平衡的联系。雕像彼此呼应,颇有情节性,使这一劳动的合作富有一种纪念性。组雕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,造型都很完整。
裸体表达了劳动妇女的健美,这是传统审美观的发展。劳动姿势使形式感更加强烈,又具有时代新意。穆希娜大胆采用情节性方式,但不让具体性局限形式,使劳动舞蹈化,造型美化。它是生活,又不同于生活。如穿裙农妇的两腿呈舞蹈坐姿。她低头举臂,身姿稳定而优美。裸体妇女与此相反,脸转向穿裙妇女,既有照应,又有自己的形体美。雕塑总体感觉不过分庄重,又充满纪念碑性质,在观者的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。 穆希娜为社会主义的祖国塑造了许多劳动英雄、建设者和大自然的征服者的光辉形象。题材范围也极广泛。
1924年起,她从事教学工作,创作精力仍很旺盛。曾多次获得劳动红旗勋章和其他奖章。《收获》有164厘米高,从1960年起,被收藏在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术馆。
赞助商链接